前六学期33门课获评A+
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、年级第一
总GPA达3.96,已成功推免至
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
直接攻读博士学位
他是同学眼中的“学霸”
热爱运动,拥抱青春
他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
热情洋溢,积极乐观
他就是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
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
2021级本科生顾子川
学以精进,赛以成长
在学习中,顾子川始终坚持一个信念,那就是咬定目标,不怕困难。他认为只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,再大的困难也能一点点克服。比如,在专业课的学习上,他会把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最难的内容上,当遇到繁杂的知识点时,通过做笔记、整理和归纳来帮助理解和记忆;也会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进行学习,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;为了提升自己对热工领域的了解,顾子川还主动旁听其他专业低年级的课程。
在校期间参加的许多学科竞赛,让顾子川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,让他能更耐心,也更有信心去面对多元挑战。在备战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过程中,顾子川练习了大量听说读写材料,提升了自己用英语表达复杂观点的能力;而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,则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,进一步强化了他在学习与科研中的问题分析能力。
谈及印象最深刻的竞赛经历,顾子川回想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。顾子川和队友在比赛那三天几乎没有休息,白天讨论方案、分工合作,晚上通宵查资料、调模型。其中,顾子川负责的部分是代码搭建和算法优化。无数次运行失败的程序让大家倍感焦虑,直到第三天凌晨,代码终于运行出了正确的结果,那一刻真的像完成了一次“极限挑战”。“这场比赛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‘团结一致、各司其职、齐心协力’的力量,也坚定了我继续精进学术的决心。”
英语作为全球交流的重要工具,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顾子川的英语六级曾获676分的成绩,当谈到高分秘诀时,他认为最关键的是词汇要打扎实,英语的高分是长期积累加努力训练得来的。“对于高频词、易错词、生词、多义词等,我会记录在本子上,因为手写更能加深记忆;听力方面,除了‘狂刷真题’,还要做到‘视听一致’,即把听到的和选项对应起来;至于阅读和翻译,更要注意练习和复盘,理解分析原文和选项。”
打破迷茫,科研启航
刚开始科研时难免会感到迷茫,顾子川也同样如此。曾经的他不会文献检索,不会使用建模软件,编写的程序更是经常跑不通,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。幸运的是,顾子川遇到了一位有耐心的导师,逐步引导他完成实验,和他一起分析问题。导师经常告诉他:“科研不怕不会,就怕不问”,这让他慢慢养成了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习惯。
最令顾子川自豪的一次经历,是在北京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,他带领团队主动涉足了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,从“完全不会”到“能跑通并讲清楚”,整个过程既新鲜又困难。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真正感受到科研的魅力,极大提升了他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从那之后,他开始对跨领域研究更有信心,也更愿意去挑战那些看似“做不了”的方向。可以说,那场比赛收获的不只是市级二等奖,更是长久从事科研事业的信心。
“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科研环境,我在这方面的成长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实验平台的支持。”不管是课题方向的把握,还是论文写作、模型搭建等细节,导师都给予了细心指导。另外,系里的其他老师也很耐心细致、平易近人,他们都非常乐于解答问题,从不吝啬时间和经验。学院实验室的设备也很齐全,不仅配有齐全的软硬件资源,而且开放时间灵活。顾子川认为,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资源丰富、氛围友好的平台,他才能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,也更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。
工作出色,生活多彩
学习与科研之余,顾子川对于生活的满腔热爱让他的大学旅程“全面开花”。
“本科生党支部书记”“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”……这些都是顾子川大学期间的学生工作经历。在组织的多次校园活动中,他印象最深的是“草坪音乐节”。“灯光定格,歌声响起时,看着同学们合影、欢呼、合唱,那一刻真的很感动。”歌声飞扬的操场上,当听见同学们说草坪音乐节是大学生活中最放松的一晚时,一切的辛苦付出都变得值得。面对协调场地、音响舞美、节目安排、安全保障、统筹志愿者等一系列工作,顾子川和其他成员从容地把问题一件件解决,让音乐节在夜空下大放异彩。
协调能力、决策能力、沟通能力,是顾子川眼中担任学生职务可以大力提升的三种能力。任务密集、时间紧迫时,如何思路清晰、有效推进;团队出现分歧时,如何科学决策、完成任务;面对大量对接工作,如何清晰表达、高效沟通......现如今,他从容不迫地带领团队、协调工作,一个更自信、更沉稳的顾子川正向未来阔步前行。
“跑步让我在坚持中找到节奏与力量。”提起如何缓解压力,顾子川这样说。这项锻炼身体的方法,也是他“与自己相处”的“独门秘籍”。呼吸与脚步的节奏就像“舒缓剂”,让他的心情在压力之下慢慢平缓,继续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忙碌的学习中。一有空闲时间,他就与朋友们相约在排球场,磕磕碰碰也无伤大雅,活力满满的每一球倾注着热爱与青春。“你来我往”间,团队协作的乐趣充满整个球场。
顾子川(末排右一)与水院排球队合影
“亦庄亦谐”是朋友们给顾子川的评价。平时稳重严肃的顾子川,熟悉之后,是个爱开玩笑的“e人”。热情洋溢,笑声朗朗,仿佛是他亮丽的底色。用顾子川自己的话说:“学术认真,生活也要有点活泼,才不辜负这段青春。”
回望来时路,向前高歌行
“我们不懂专业,但我们相信你。”每当学业的压力或挫折落在顾子川肩上,父母总会用最朴实的方式鼓励他,无条件的信任如同心中的火把,给予顾子川莫大的安全感与继续向前的勇气。同时,良师益友的陪伴也让他心怀感激。导师曾对他说:“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,但如果你愿意坚持,就已经比很多人走得远。”一路走来,有父母、导师、朋友同行,顾子川始终心怀感激。展望未来,他希望成为一名在科研上有积累、对行业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,将所学应用在更广阔的场景中,为国家的绿色能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“青年人,我知道你很辛苦。可是,机会并不多。你还愣着干什么?太阳、大地、草、露水,还有你看不见的风都在你的面前,也许,这些都是你的。”顾子川以作家毕飞宇的话与大家共勉。
前路漫漫,无问西东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
顾子川怀揣坚定的人生信条
抒写着关于学业与梦想的优异答卷
在奔向太阳和露水的追梦之路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