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回路转!
戏剧性大逆转,来了,一觉醒来,中欧在电动汽车关税方面有了重大突破。
4月10日,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,欧盟和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“设定最低价格”,以取消欧盟于2024年征收的关税。
简单来说,就是欧盟设置一个最低价格,中国制造的车不能低于这个价格来卖,相当于是用行政手段强行提高了中国电动车的售价。
是的,你没看错,不加关税了,这个戏剧性大逆转,不仅是最近中国与欧盟之间最有实质性意义的消息,也给关税乱战的混沌格局中劈开一道亮光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一方面,电动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,这是继房地产之后另一个重大经济增长点。
为什么汽车产业如此重要?
经济学家说过:汽车产业是发达工业国家经济产业体系里的“圣杯”。
汽车带动着巨大的技术和产业链,支撑着巨大的就业(包括附加就业)和社区,是一国的产业骄傲。
在中国本土制造的中国品牌产品的“胜出”,也意味着其他国家的产业退出江湖,这也是欧洲车企所担心的。
正因如此,去年,欧盟决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,其中比亚迪税率为17%,吉利为18.8%,上汽为35.3%等等。
这无疑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,会造成较大冲击。
现在,欧盟即将取消这一关税,这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,乃至整个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都是大好消息。
另一方面,取消加征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关税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这件事背后透露的信号。
有意思的是: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,是去年10月31日落地的,之后欧盟的态度突然出现180度大转变。
这种峰回路转,让很多人大跌眼镜、直呼蹊跷!
对此,欧盟态度倒是诚实。
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了:“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”,拉近对华经贸关系。
原来,起作用的是那句话:对手的对手是咱们的朋友。
欧盟首席谈判代表、欧盟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要去美国,和美国谈判关税的事。
他在走之前,已经把话说得非常清楚:此次访问美国的目标是努力实现“双赢”。
你要是肯让,我们也会让。
不肯让,那大家就开干!
形势比人强啊,经贸战目标不再只是针对中国,对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盟友也将构成极大冲击。
现在,欧盟已经被加税25%,还可能被迫上交更多保护费,北约地位也可能每况愈下。
欧盟相关方不可能坐以待毙!
随着相关变化,欧盟也更清楚看到,相关现象也许不是政治舞台上“昙花一现”的滑稽剧,相反代表了一种更大的趋势、将经历更长一段时间的逆流。
面对相关情况,欧盟政客肯定是非常焦虑的,他们也不想两线作战,希望进一步改善中欧关系,以制衡相关方。
这种情况下,欧洲和中国牵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,相信中日、中韩关系,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善。
别忘了,欧盟、日韩还有东盟,再加上我们,这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区块,现在大家走到一起,这种国际形势,可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!
说到底,危机危机,危中有机!最重要的,是如何趋利避害,在危机中育新机,于变局中开新局!
还是那句话: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
加油,中国!